771771威尼斯.Cm

关于开展2022年省级一流课程申报的遴选通知

发布时间:2022-05-16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工程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育人质量,继续实施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推动高校优化课程体系,学校决定开展2022年省级一流课程申报的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及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申报课程必须符合《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推荐条件”中的教学理念、课程教学团队、课程目标、课程教学设计、课程内容、教学组织与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等7个方面要求。

2、截止2022年6月,申报课程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每门课程根据开设实际情况,只能从“线上课程”“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社会实践课程”中选择一类进行申报。申报课程名称、授课教师(含课程负责人)等申报信息须与学校教务系统中已完成的课程开设信息一致。

3、申报课程负责人须为申报高校的正式聘用教师,原则上应 为专任教师,负责人如为正式聘用的非专任教师,在申报材料中,该负 责人所在具有管理权限的高校或单位应出具其未在本单位主持或参与申报此五类课程的证明材料;课程负责人应为本专业专家、名 师或骨干教师,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博士学位青年骨干教师可不受此职称限制 ),具有2年及以上本科课程主讲经历。同一课程负责人只能申报一门课程 。

4、申报课程选用的主讲教材符合教育部和学校教材选用规定,其中有相关选用要求的哲学社会科学相关课程须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5、学校要高度重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积极开展五类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大讨论,加强本科课程制度建设,出台并落实有关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建设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方面的配套政策、文件或举措,推动教师全员参与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形成打造 “金课”、淘汰 “水课” 的教学改革氛围,提升本科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

6、各申报高校作为课程建设的主体,要严格按照申报要求,规范进选工作程序,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全面核查,确保合法性 、完整性和有效性,择优推荐、宁缺毋滥,确保课程质量。一旦发现有课程相关信息、数据造假等行为,省教育厅将立即终止该课程申报推荐资格 。

(二)其他相关要求

1、除以上基本要求外,申报线上一流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 学课程还需分别满足以下条件:

(1)线上一流课程

①申报的线上课程,必须符合教高司函〔 2019 〕32号中对课 程团队、课程教学设计、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活动与教师指导、应用效果与影响、课程平台支持服务等6方面的要求。

②课程具有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特征:开放、共享,有必要的教学支持服务。课程构建体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结构和教学组织模式,课程知识体系科学,资源配置、考核评价方式合理,适合在线学习和混合式教学应用。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适宜网络公开传播的内容,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内容。

③课程须通过课程平台提供在线测验、作业、考试 、答疑、讨论等教学活动,教学团队及时开展在线指导与测评,按时评定绩。各项教学活动完整、有效,按计划实施。学习者在线学习响应高, 师生互动充分,能有效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和自主式与协作式学习。

④课程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在高校和社会学习者中共享范围广,应用模式多样,应用效果好,社会影响大,示范引领性强。

截至2022年6月,申报课程须在全国性公开课程平台面向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完成两期及以上教学活动的慕课。申报课程开设平台为境外平台的,须先在国内公开课程平台完成至少一期教学活动。

⑥申报课程名称、课程团队主要成员须与主要开课平台显示情况一致,课程负责人所在单位与申报课程高校一致。

⑦不具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特征的课程,如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应用于非全日制学生的网络教育课程,无完整教学过程及教学条件或在主要开课平台无法正常显示完整内容及教学活动的在线课程等,不得申报。

(2)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①线下课程应在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上与时俱进,注重提升学生综合能力。鼓励课程借鉴线上教学经验成果,有效运用智慧教室以及线上优质资源开展教学改革。

②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应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理分配学时,效利用线上优质资源,结合线上线下实际开展教学活动,应具有可追溯的学生在线学习记录。学校应有相应政策支持并在教学管理制度中保障和体现。

③社会实践课程应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非实习、非实训课程,配备理论指导教师,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学生70%以上学时深入基层。鼓励通过“青年红色 筑梦之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 业大赛、创新创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服务紧密结合。要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3)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①申报课程应符合教高厅〔 2017 〕4 号文要求的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实验研发技术、开放运行模式、实验教学队伍、验评价体系、实验教学效果等8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同时,还应契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技术发展方向,在推进专业实验与科学研究、工程训练、社会应用相结合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和前景,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和专业教学需求。

②申报课程应是面向实验教学培养目标,包含多门课程原理、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专业课程。虚拟仿真设计针对实物实验安全性差、难以实现、成本高昂、时空限制等方面原因不便开展的实验教学任务,要体现客观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应着力于还原真实实验的教学要求、实验原理、操作环境及互动感受。

③虚拟仿真实验须为应用相关知识通过自主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综合设计型实验,以及以学科或行业发展前沿问题为选题,以学生自主设计为基本要求,引导学生洞悉、探索学科前沿,不断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研究探索型实验。

④虚拟仿真实验应是高校开展实验教学的基本单元,符合实验教学培养目标,纳入本专业教学计划,不少于2个课时,经过2个教学周期实践检验或两个轮次的教学应用,具有可追溯的学生在线学 习记录,且教学效果优、良、开放共享有效的实验教学课程。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类课程可以为体验式设计外,其余应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验操作或者不同的探究行为产生反馈,保证实验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学生实际参与的交互性实验操作步骤须不少于10步。

⑤申报课程应确保符合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应基于具有开发 、修改、传播、售卖等授权的软件或完全自主研发的软件进行开发 ,拒绝使用基于有使用 范围限制的免费版或盗版软件开发的课程申报。课程的教学设计须具有原创性,课程所属高校须对课程单独享有或者与合作开发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共同享有软件著作权( 共享权自申报之日起 5年以上 )。鼓励课程高校享 有独立软件著作权。

⑥课程有效链接网址应直接指向该实验,且保持链接畅通;应确保在承诺并发数以内的网络实验请求及时响应和对超过并发数的实验请求提供排队提示服务。实验系统应符合《信息安全等 级保护管理办法》中至少二级等保的相关要求,并提供由第三方专业测评机构出具的证明材料。

⑦如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高校及课程团队须承诺按照《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技术接口规范》要求,将省级课程与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实验空间 ( www. ilab-x. com )完成相关联通并展示课程。

2. 不得申报的情形:

①已获国家级或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含省级精品在线开放 课程和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或以该课程继续申报其他类型一流课程的 。

②申报课程负责人及主要团队成员存在师德师风问题、学术不端问题、五年内出现过重大教学事故的。

③申报高校在政治审查时发现申报课程内容存在涉密、思想性 、科学性问题,或有其他不适宜公开传播内容问题的。

3.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课程,原则上优先推荐:

①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高水平课程。

②应用已认定的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含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优质线上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

③依托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 旅”“大学生创客秀”“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等系列活动实施开 展的社会实践课程。

④ 一流本科专业 “双万计划” 建设点所属课程 。

⑤依托湖北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上线课程开展教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更多具体的申报细节请参考“2022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指南”( 附件1)。

二、申报评审及安排

(一)申报推荐要求

1、各学院根据申报条件和申报原则组织申报,对申报课程进行初评,并填写推荐意见。

2、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应积极组织课程申报,择优遴选,发挥示范作用。

3、已获批为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的课程不得再重复申报。

4、原则上要求推荐的课程需是已认定的校级一流课程(线上一流为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且满足在全国性课程平台完成社会开放2个学期及以上的教学活动)。

(二)需要提交的材料

1、申报汇总表(附件2)。文件命名格式为“学院名+一流课程申报汇总表”。

2、申报书及支撑材料。《湖北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其中线上一流课程填报《湖北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线上一流课程 )》(附3);线下一流课程填报《湖北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线下一流课程 )》(附4);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填报《湖北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附5);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填报《湖北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线上一流课程 )》(附6);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填报(《湖北高校一流 本科课程申报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附7),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简介视频及教学引导视频技术要求见附件8。

附件材料清单所需文件与申报书一起制成1个 PDF 文件文件命名格式为“学院名+课程名+申报书”。课程团队成员和课程内容政治审查意见由学院党委负责提供,需加盖党委公章,课程内容学术性评价意见由学院教学委员会提供需加盖学院公章,或同领域三位专家签字。

其中线上一流课程无须提供课程数据信息表,由学校与中国大学Mooc平台对接下载该表格;申报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暂时无须提供10分钟“说课”视频及教学(课堂或实践)实录视频,后期将安排被推荐申报的课程统一录制。

(三)截止时间

学院需在5月24日以前将电子版汇总表及申报书、支撑材料发送至教研办邮箱jiaoyan@whut.edu.cn 。纸质版汇总表需加盖学院公章,交至教务处教研办216办公室。

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申报事宜请咨询教研办87850017,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申报事宜请咨询实验办87857742。

                                              教务处

                                           2022年5月16日